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是蘇州工業園區轉型發展的核心項目,區域總規劃面積約25平方公里,規劃總人口40萬人(其中學生規模約10萬人),致力于構建高水平的產學研合作體系,重點發展納米技術、生物醫藥、云計算產業。目標是在“十三五”末建設成為高新產業聚集、高等教育發達、人才優勢突出、環境功能和創新體系一流的科教協同創新示范區。
自2002年開發建設以來,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已初步建成集教育科研、新興產業、生活配套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,探索走出了一條以高端人才為引領、以合作辦學為特色、以協同創新為方向的發展新路。獲批國家首個“高等教育國際化示范區”,吸引設立26所高等院校和1所國家級研究所入駐,在校生人數7.85萬人,教職工5809人;各類培訓機構49家,2015年累計培訓量超4萬人次。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獲得“2011計劃”(即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)首批認定;區域累計建成研發機構和平臺227個(其中省部級38個),國家級孵化器5個、省級孵化器4個;當年專利申請量4842件,其中發明專利申請約占68%。區內擁有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和流動站38個,區域經評審的各類高層次人才1521人次,其中院士19名;海外歸國人員超1700名。5萬余名從業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比達75%以上。
依托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、蘇州納米城、生物納米園、創意產業園、騰飛創新園、大學科技園等創新載體,以納米技術為引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布局、快速成長。目前,科教創新區聚集了南大光電、吉瑪基因、華為、漢明科技、旭創科技、同程旅游網等超2800家技術先進、具有良好產業化前景的企業。其中,經認定的各級高新技術企業385個,省級認定軟件企業359個,累計CMMI認定企業47個,國家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9個。
按照“低碳、智能、生態、人文”的建設標準,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正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示范區,所有新建建筑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實施,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近
10公里
,區域集中供熱、供冷項目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應用;提倡綠色交通,以軌道交通建設為契機,不斷完善公共交通系統,率先啟動區域慢行系統規劃建設,建成了公共自行車系統。公共配套日趨完善,以月亮灣商務區為代表的商業集聚區不斷繁榮,人才公寓、學校、鄰里中心、圖書館、體育館、影劇院等一大批配套項目投入使用,為區域提供了和諧便利的人居環境,園林化、生態化、人文化城市形態初步形成。